衛(wèi)材和Imbrium Therapeutics宣布美國FDA接受Lemborexant用于治療失眠癥的新藥申請
東京和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電?–?衛(wèi)材株式會社(現(xiàn)任社長為內(nèi)藤晴夫,以下簡稱“衛(wèi)材”)和普渡制藥(Purdue Pharma)一家臨床階段生物制藥子公司Imbrium ?Therapeutics(總裁兼首席執(zhí)行官為Craig Landau?博士)今日宣布,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(FDA)已受理lemborexant治療失眠癥(一種睡眠覺醒障礙)的新藥申請(NDA),并已指定處方藥用戶收費法(PDUFA)目標日期為2019年12月27日。
該新藥申請基于臨床開發(fā)項目的數(shù)據(jù),其中包括兩項關(guān)于lemborexant的關(guān)鍵III期研究,即SUNRISE 1(研究304)和SUNRISE2(研究303)。
· SUNRISE 1:一項為期一個月的III期臨床研究,意在評估在1,006名5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(這些患者中45%年齡在65歲及以上)中lemborexant與安慰劑及陽性對照藥物酒石酸唑吡坦緩釋劑(zolpidem ER)對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該研究使用多導睡眠監(jiān)測圖客觀地對睡眠潛伏期(從潛伏期到持續(xù)睡眠期,主要目標)、睡眠效率和睡后覺醒時間(維持睡眠的效果;關(guān)鍵次要目標)進行了評估,并達到了主要和關(guān)鍵次要目標。Lemborexant組中報告的最常見的不良事件(AEs)是頭痛和嗜睡。1
· SUNRISE 2:一項為期12個月的安慰劑對照(前6個月)III期臨床研究,評估lemborexant在949例年齡為18至88歲的成人失眠癥患者中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。該研究使用睡眠日志評估了主觀(患者報告的)睡眠潛伏期(主要目標)、睡眠效率和入睡后覺醒(關(guān)鍵次要目標),并達到了預先設(shè)定的主要療效目標和關(guān)鍵次要療效目標。在lemborexant治療組中報告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嗜睡、鼻咽炎、頭痛和流感。2
?
“我們開發(fā)這一睡眠?–?覺醒療法的終極目標是為失眠癥患者帶來一種新選擇,有可能提高他們?nèi)胨?、保持睡眠和第二天早上安然醒來的能力?span lang="EN-US">”衛(wèi)材神經(jīng)事業(yè)部首席臨床官和首席醫(yī)療官Lynn Kramer醫(yī)學博士坦言,“Lemborexant創(chuàng)造的這一里程碑讓我們距離解決數(shù)百萬飽受失眠癥折磨的患者未滿足的需求更近了一步。”
?
“失眠是一種睡眠質(zhì)量和時長障礙,會導致患者日常行為功能受到嚴重損害,并對健康和幸福產(chǎn)生長期影響,”3?Imbrium Therapeutics副總裁、研發(fā)和法規(guī)事務總監(jiān)John Renger博士指出,“我們致力于與衛(wèi)材合作來為患者提供這種研究性治療,目前正處于監(jiān)管部門批準期間。”
?
Lemborexant由衛(wèi)材和Imbrium Therapeutics和共同開發(fā),用于治療包括失眠癥在內(nèi)的多種睡眠?–?覺醒障礙。了解有關(guān)尚在進行中的臨床研究的信息,請訪問clinicaltrials.gov?。
?
衛(wèi)材和Imbrium Therapeutics致力于滿足新興的醫(yī)療需求,并改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。
?
本新聞稿探討了這一尚在開發(fā)的藥物在臨床試驗中的用途,并非旨在傳達有關(guān)療效或安全性的結(jié)論。我們無法保證此試驗藥物能夠成功完成臨床開發(fā)或獲得衛(wèi)生當局的批準。
聯(lián)系方式:
衛(wèi)材株式會社?????????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? ? Imbrium Therapeutics L.P.
公共關(guān)系部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? ? ??? ? media@imbriumthera.com
+81-(0)3-3817-5120
?
<編者按>
1.?關(guān)于Lemborexant
Lemborexant是一種新型的臨床試用小分子化合物,由衛(wèi)材的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并進行開發(fā)。該藥通過與兩種食欲素受體亞型(食欲素受體1和2)進行競爭性結(jié)合來抑制食欲素的信號傳導。在具有正常的每日睡眠 – 覺醒節(jié)律的個體中,食欲素信號傳導被認為可促進清醒。在患有睡眠 – 覺醒障礙的個體中,調(diào)節(jié)覺醒的食欲素信號傳導可能不能正常工作。也就是說,抑制不正常的食欲素信號傳導可以促進入睡和維持睡眠。衛(wèi)材和Imbrium Therapeutics正在將lemborexant作為多種睡眠 – 覺醒障礙(如失眠癥)的一種可能的治療選擇進行研究。此外,一項關(guān)于lemborexant 的二期臨床研究正在不規(guī)則的睡眠–覺醒節(jié)律紊亂(ISWRD)和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癡呆患者中進行。
?
2.?關(guān)于SUNRISE 1?(研究304)1
SUNRISE 1是一項在北美和歐洲進行的多中心、隨機、雙盲、安慰劑對照、陽性對照平行研究,評估lemborexant在1,006名55歲及以上的男性或女性成年失眠癥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(45%的患者年齡為65歲及以上)。SUNRISE 1包括一個長達35天的預隨機化階段(包括為期兩周的安慰劑準備期),以及由30天治療期和在研究結(jié)束之前至少為期兩周的無治療期組成的隨機化階段。在這項研究中,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安慰劑或三種治療方案中的一種(lemborexant 5mg,lemborexant 10mg,唑吡坦ER 6.25mg)。
SUNRISE 1的主要目的是使用多導睡眠圖來證明5mg和10mg劑量的lemborexant在客觀入睡方面的效果都優(yōu)于安慰劑,通過一個月治療期的最后兩晚的睡眠潛伏期至睡眠持續(xù)期來評估。關(guān)鍵次要目標包括兩種lemborexant劑量組與安慰劑組相比在睡眠效率和睡眠后覺醒方面從基線的變化,以及兩種lemborexant劑量組與唑吡坦呃(ER)組相比在后半夜睡眠后覺醒(WASO2H)方面的變化,均在一個月治療期的最后兩晚進行。
?
3.?關(guān)于SUNRISE 2?(研究303)2
SUNRISE 2是一項為期12個月的多中心、全球、隨機、對照、雙盲平行研究,在949例18至88歲的男性和女性失眠癥患者中探索lemborexant的療效和安全性。SUNRISE 2包括長達35天的預隨機化階段(包括為期兩周的安慰劑準備期),以及由六個月安慰劑對照治療期、六個月的僅活性藥物治療期和在研究結(jié)束隨訪之前為期兩周的無治療期組成的隨機化階段。在本研究中,在安慰劑對照治療期間,患者隨機接受安慰劑或兩種lemborexant治療方案中的一種(lemborexant 5mg 或 lemborexant 10mg)。在僅活性藥物治療期間,在第一階段使用安慰劑的患者被重新隨機化分配,接受5mg或10mg的lemborexant治療。在第一階段接受活性藥物治療的患者繼續(xù)接受最初的隨機治療。
主要目標是根據(jù)患者主觀報告的睡眠日記評估在6個月的安慰劑對照治療后主觀入睡潛伏期相對于基線的變化。關(guān)鍵次要終點是根據(jù)患者報告的主觀睡眠日記評估在安慰劑對照治療6個月后,服用兩種劑量的lemborexant后患者主觀睡眠效率和主觀入睡后覺醒(sWASO)相對于基線的變化。
?
4.?關(guān)于睡眠障礙
人口研究表明,全世界受睡眠障礙影響的人數(shù)比先前認為的要多。4?失眠癥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,全世界約30%的成年人受其影響。4,5?失眠癥的特點是擁有足夠的睡眠機會卻入睡困難,不能維持睡眠或兩者兼而有之。這可能會導致一些白天癥狀,如疲勞,注意力不集中和煩躁不安等。3,6
良好的睡眠對包括大腦健康在內(nèi)的身體健康至關(guān)重要。睡眠不佳可導致多種健康問題,如高血壓、意外傷害、糖尿病、肥胖、抑郁、心臟病、中風和癡呆癥風險增加等,并可能對情緒和行為產(chǎn)生不良影響。3,7
動物和人類的實驗研究都提供了睡眠同疾病風險因素、疾病及死亡率相關(guān)的證據(jù)。8研究表明,最佳睡眠時長為7到8小時。9
女性罹患失眠癥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.4倍。10?老年人失眠的患病率也較高;衰老的進程往往伴隨著睡眠模式的變化,包括睡眠中斷、頻繁醒來和早醒而導致的睡眠時間減少。11
?
5.?關(guān)于衛(wèi)材株式會社
衛(wèi)材株式會社是一家領(lǐng)先的以研發(fā)為主的跨國醫(yī)藥公司,總部位于日本。我們的公司使命為“將患者及家屬的利益放在首位,為提升其福祉做出貢獻”,即hhc理念。衛(wèi)材擁有超過10,000名員工,工作在公司遍布全球的研發(fā)中心、生產(chǎn)基地和營銷子公司中。我們致力于通過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產(chǎn)品來滿足各種治療領(lǐng)域的未滿足的醫(yī)療需求,特別是腫瘤學和神經(jīng)病學領(lǐng)域,以此來實現(xiàn)我們的hhc理念。此外,我們投資并參與若干基于伙伴關(guān)系的項目,以改善發(fā)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藥品缺乏的狀況。有關(guān)衛(wèi)材株式會社的更多信息,請訪問?www.eisai.com?。
?
6.?關(guān)于Imbrium Therapeutics
Imbrium是一家專注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,致力于開發(fā)重量級新藥和生物療法來推動醫(yī)藥科學的發(fā)展。我們正在尋求治療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疾病、腫瘤化療和用非阿片類藥物治療疼痛的方法。作為普度制藥的運營子公司,Imbrium致力于開發(fā)并推出新藥,以滿足全球患者、醫(yī)生和衛(wèi)生系統(tǒng)的需求缺口。我們已經(jīng)建立了強大且多樣化的候選試驗藥管線,積極與行業(yè)和學術(shù)伙伴合作,以確定和推進在未來會產(chǎn)生影響力的藥物。欲了解該公司更多信息,請訪問?www.imbriumthera.com?。
參考文獻
1?Eisai Inc. A multicenter, randomized,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rolled, active comparator, parallel-group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emborexant in subjects 55 years and older with insomnia disorder. (E2006-G000-304). (Clinicaltrials.gov Identifier NCT02783729). 2018. Unpublished data on file.
2?Eisai Inc. A long-term multicenter, randomized, double-blind, controlled, parallel-group study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lemborexant in subjects with insomnia disorder (E2006-G000-303). (Clinicaltrials.gov Identifier NCT02952820). 2018. Unpublished data on file.
3?Institute of Medicine. Sleep disorders and sleep deprivation: An unmet public health problem. Washington, DC: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. 2006.
4?Ferrie JE, et al. Sleep epidemiology – a rapidly growing field. Int J Epidemiol.?2011;40(6):1431–1437.
5?Roth T. Insomnia: definition, prevalence, etiology and consequences.?J Clin Sleep Med. 2007;3(5 Suppl):S7–S10.
6?Ohayon MM, et al. Epidemiology of insomnia: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still need to learn.?Sleep Med Rev.?2002;6(2):97-111.
7?Pase MP, Himali JJ, Grima NA, et al. Sleep architecture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dementia in the community.?Neurology. 2017;89(12):1244-1250.
8?Cappuccio FP et al. Sleep and cardio-metabolic disease. Curr Cardiol Rep.?2017;19:110.
9?Cappuccio FP et al.?Sleep duration and all-cause mortality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.?Sleep.?2010;33(5):585-592.
10?Roth T, et al. Prevalence and perceived health associated with insomnia based on DSM-IV-TR;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, tenth revision; and 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/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, second edition criteria: results from the America Insomnia Survey. Biol Psychiatry.?2011;69:592– 600.
11?Crowley, K.?Sleep and sleep disorders in older adults.?Neuropsychol Rev. 2011;21(1):41-53.